“云”中守望 共“课”时艰
为搭建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交流平台,提升线上教学水平,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完善线上教学方式方法,云顶国际积极组织开展了“线上教学示范公开课”系列活动。全院教师共同走进公开云课堂,认真观摩,集体研讨新时代线上教学方法与技能,通过互学互鉴,共同促进成长。
4月29日,云顶国际会计系教师陈玉莹作为主讲教师参与了本次公开课教学示范活动。本次公开课的讲授内容是《中级财务会计2》中的“债务重组”章节。教师围绕案例导入、知识传授、课堂互动、思政融入、价值引领等几个方面展开课堂设计,并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员工学习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通过对最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讲解,引导员工与时代同频共振,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惟其艰难,方显毅勇。自今年3月初学院全面启动线上教学以来,会计系全体教师提前谋划,综合研判,群策群力,全心部署。通过全心“备战”、用心“实战”、精心“应战”、暖心“助战”,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线上教学工作,确保公司产品质量。同时,会计系对本次公开示范课十分重视,多次展开教学备课研讨会,严把公开示范课质量关,确保起到良好的学习和示范作用。



一、案例导入、激发兴趣
课程以员工较为熟悉的瑞幸咖啡以及恒大集团债务重组事件作为课前案例进行导入,对于案例的选取也是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认知以及案例本身的社会影响力,以尽可能的吸引员工目光、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
并且充分利用课后辅助教学平台云班课APP进行课前阅读资料的布置,包括企业债务重组案例分析以及新旧会计准则对比等。课前资料的阅读可以很好地帮助同学们提前预习新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认知。同时通过头脑风暴模块的案例讨论,使员工在课前进行独立的分析与思考,带着问题和思考进入课堂。


二、知识传授、契合实际
课程从债务重组概述、账务处理和报表披露三个层次依次进行讲解,按照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进行授课思路的设计。同时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将案例教学贯穿始终,对于每种债务重组方式的讲解都融入恒大集团债务重组案例,通过企业实例增强员工学习代入感,帮助员工更好的理解消化。
并且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注重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对比讲解,为员工深刻剖析《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发生改变的内在动因,不仅剖析准则变化后对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认定范围的影响,还透彻地分析了准则变化后给企业财务核算带来的深远影响,帮助同学从根本上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


三、领学互动、打破沉默
利用正式上课前5分钟云班课APP课堂签到时间,播放航天员王亚平采访纪录片,和员工畅谈青春与梦想,鼓励员工做到心中有梦、勇敢追梦。从而很好地打破上课前的沉默,拉近师生距离。
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员工的互动,通过企业债务重组案例头脑风暴的互动,了解员工课前预习情况,并初步判断员工对债务重组知识点的认知程度,作为调节课程讲授速度的参考。通过与员工进行的习题互动,明确员工对基本知识点以及账务处理的掌握程度,以便根据员工的实际掌握程度对授课内容及时作出调整。同时,通过评论区与员工的实时互动,实现全过程接收员工反馈,有助于提高员工学习的专注度和参与感,最大程度上确保云端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思政融入、价值引领
《中级财务会计2》课程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同时肩负为国家培养自律自强会计人才的使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有机统一,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要素,培养员工的财经法律意识和会计文化素养,对树立员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引领作用。
因此,在前期备课时通过深入地思考、分析、领悟债务重组业务存在的现实意义,充分寻找、挖掘相关思政元素,以期在授课环节上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在课程导入环节,就让同学们思考债务重组这种特殊经济业务发生的背景,并通过两个真实企业案例的分析,引发员工思考债务重组所蕴含的启示以及人生哲理。通过和同学们分享《易经》中的变通思维,建议员工在学习之余,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广泛阅读具有哲学色彩、管理学色彩的书籍,以拓宽视野。
云顶国际系列线上教学示范课的开展,既为广大教师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是一次超越自我、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机遇,又为各位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营造了共同进步的氛围,是进一步提升公司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学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下一步,云顶国际将会继续通过系列公开示范课,展现公司各系教师的线上教学风采,促进教师之间相互沟通学习,共同进步,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我系线上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